吳哥窟是千年古國遺留的歷史,洞里薩湖(Tonle Sap)是現代柬國生活的印証。
揭過旅遊書的遊客都知道,洞里薩湖是柬國漁民的家,他們起居飲食都在水上。
通常他們會從越南浮村(Vietnam Floating Village)或空邦魯(Kompong Phhluk)到訪洞里薩湖,但這兩地的遊客較多,亦更商業化。
最少為人知的水上村莊就在米吉列(MeChrey)這邊,這裡還未旅遊業化,還保留著原本漁民的生活。
坐在漁船上,看著平靜湖面上的夕陽,是在柬埔寨簡單的快樂。
Day 4的下午,我們跳上Tuktuk,前往有「養活柬埔寨的生命泉源」之稱的Tonle Sap。
Tonle Sap意即大的湖,她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,亦是湄公河(Mekong)的儲水湖。旱季時(11月至3月),Tonle Sap會為河流注入湖水,湖面面積大大縮小,柬人亦運用這天然的Flood plain來耕種;雨季時(4月至10月),河水會回流至湖裡,湖面面積暴漲八倍。湖邊住滿了漁民,他們組成一個個水上村落,米吉列就是其中一個。
米吉列離暹粒市約一小時車程,在Tuktuk車上迎面而來是風摑巴掌,涼爽是涼爽,卻也帶來路上的沙塵,因為柬埔寨的道路沒有柏油鋪的,所以乘tuktuk時最好帶上面罩。而且Tuktuk走在沒鋪好的路上的路程一定很顛簸,事先提醒你:屁股不會好受哦~
儘管如此,走進暹粒市郊,我們更貼近柬人真正的生活。而且沿途還看見綠油油的稻米田!柬埔寨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國家,熱帶氣候盛產我們日常吃的稻米。書本上的稻米田都是金黃色的,但原來未成熟的米田是超美的綠草原。
繼續車程,再過20分鐘超不平的沙塵路後,終於可以登上船往Tonle Sap。
登陸漁莊,親眼看見貧窮國家的人是怎樣生活。可以踏足他們的家園是小妹的榮幸,要不然小妹一生也不會知道地球上很多人還過著這種生活。這絕不是商業化的越南浮村或空邦魯可見到的。在城市裡的柬人可能很友善,沒有人穿鞋子像已生活得十分困難;但在這裡,成千上萬的漁民和農夫的孩子都沒衣服穿,他們才是真真正正活在貧窮中的柬埔寨國民。
儘管如此,走進暹粒市郊,我們更貼近柬人真正的生活。而且沿途還看見綠油油的稻米田!柬埔寨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國家,熱帶氣候盛產我們日常吃的稻米。書本上的稻米田都是金黃色的,但原來未成熟的米田是超美的綠草原。
是稻米! |
雖然這只是180度半景,但小妹身後的180度也是稻米田 |
多艘觀光船泊在停車場旁 |
先駛過小河往漁莊那邊,是的,河水很混濁 |
真正的漁莊,很簡陋也很真實 |
沒電沒煤,漁民用木柴生火作食 |
傳統的捕魚工具 |
對面的鄰居 |
剛放學的學生撐船回家 |
他們的學校 |
別人家門也一覽無遺 |
再駛出一點,經過他們的家,就是傳說中的Tonle Sap。這時,我們已在等日落。
他們也很好心地帶我們去見識,這裡的人會養鱷魚的! |
在購物點看的夕陽 |
他們日常看的黃昏景就是這樣 |
很餓!未吃飯前已將椰青喝光 |
一魚三味,左方的是烤魚,中間是地道菜Amok,右上是柬式咖喱。個人喜歡很香的Amok~當然還有炒菜和白飯,最正是有解暑西瓜。四餸一飯的結果是肚皮撐得極飽,還吃剩許多餸菜,想起今午見到的漁民也許沒有飽飯吃,真的慚愧萬分。 |
第一次走進柬人的生活,有什麼體悟上文已提及了。米吉列是個樸實且貧窮的漁莊,還未被發展成旅遊景點,所以也很真實。村民也許會希望有一天旅遊會在他的村落發展,畢竟會大大改善他們的生活,但亦會令他們失去簡單的生活。而且,吃完這頓柬式大餐後,小妹開始猶豫讓他們知道世界、國家、城鄉貧富不均是否好事,若他們知道我這些奢侈的遊客浪費他們幾天的食糧又會作何感想。這時,小妹又在反思如何避免「消費旅遊」,到底怎樣的旅行方式才可真正拉近我和當地人的距離?
更多 尋找高棉微笑 吳哥窟 Angkor Wat:
Day 1 暹粒市:老市場 Psar Chas、Pub Street
Day 2 柏威夏 Preah Vihear、貢開 Koh Ker
Day 3 暹粒市:殺人場 Wat Thmey、吳哥國家博物館 Angkor National Museum、Blue Pumpkin Cafe
Day 4 洞里薩湖
在米吉列 MeChrey 看洞里薩湖 Tonle Sap 的水上浮村
Day 5 小圈行程
吳哥窟 Angkor Wat
吳哥城裡的巴戎寺 Bayon in Angkor Thom
巴芳寺 Baphuon、空中宮殿 Phimeanakas 、鬥象台 Terrace of Elephants
茶膠寺 Ta Keo
塔普倫寺 Ta Prohm
Day 6 外圈行程
女皇宮 Banteay Srei
崩密列 Beng Mealea
在空邦魯 Kompong Phhluk 看洞里薩湖 Tonle Sap
0 Comentarios:
發佈留言